美仑·艺术家︱边·际— —陈淑霞

2019/12/7

101.jpg

边际,布面油画,163 cm×263 cm, 2019


  
文/冀少峰
面对陈淑霞的视觉图像世界,扑面而来的是种绚烂迷人而又和谐的色调,油然而生一种静谧和超然。陈淑霞一方面在审视着社会,另一方面也在审视着自己。漂浮的神色、大色域的表达,于平淡平常的视觉讲述中,隐匿着的是一种不易觉察的亦或说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与疏离、茫然无奈与期许。其图像世界不仅映射着这个时代及普遍弥漫着的焦虑的生存现实,亦映射着科技的焦虑,对陈淑霞的至深影响。她选择的是一种和自然相贴近的表达方式。她尊重自我内心的感受,保持着自我在视觉上的一种清醒,其视觉表达有着一种无言的力量和简洁、生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交融。
她游刃有余地穿行在写实与写意间,随心所欲游走在抽象与表现间,于静物到人物再到风景生动的转换中,看似形散实则有着内在聚合力的“飘忽的神色”中,把自我的激情从图像中消弭直至退到图像的边际,把自我的思考消融在绚烂迷人而又不失其原色中。她以空无代替了有容,以无叙事来消解叙事,以无意义来消解意义,在看似无意义的孤寂的表述中,表达着一个置身于文明转型、文化变革时代个体生命与改革大时代的某种相关性。看不见的思索,触摸不到的激情感怀,在一种静谧孤独与永恒中静悄悄的向阅读者袭来,在不知不觉中,阅读者伴随着陈淑霞这种漫无边际的遐想而走向空无,走向澄明,走向纯粹。由此阅读者充分体察感知到陈淑霞视觉图景中那种无言、无声、无人之地之景所散发出的那种无尽魅力和无边的力量。
  2019年11月25日上午


102.jpg

后山,布面油画,472 cm×116 cm×4,2019


103.jpg

90°,布面油画,210 cm×202 cm,2019




边  际
文/陈淑霞


假如从时间的线索看,作品的表述都落在了某个时段的情绪里,某年某月恰好是莫名情绪的注脚,看上去合情合理。所谓“另辟蹊径”,都是自以为新时期到来的豪言壮语,最终脚下走的还是熟悉的路。不知是什么起因,我的欲念表达会空洞无物,多是一片片没有合理解释的虚境。因为没有具体的呈现,反而多了悬念,期待那些不够具体的非物质理念,把自己拔高到说不清楚的幻觉中,人好像也跟着升腾了。回味着创作的历程,有时候躲在后面像是遁入消失,有时候又像是迎面搏击,与画面决战,完全是由着性情来。好在少了追求的自由行,对自己愈加宽谅,渐渐地心也就从容了。思考是害怕深刻的,看到“主题”和“重大”等梦话汇聚在一起,仰望而生畏,心才顺着笔触向画面的边际退去,杂念也就只好收敛在这边缘了。什么样的情绪可以滞留在被忽略的地方,堆积在几近画外的边界,局促、枯竭还要收留着飘忽的神色,那些欲望和克制,拥挤在这狭小的边缘,几乎透不过气来。无奈之下,是意欲给起伏的内心找到安身之所,又扮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作品完整、体面之后,随之消逝的是最朴素的残念,留下的倒是光鲜。苦闷和犹豫的日子了然无痕,让别人以为自己就没错过,其实我并不愿意是这个样子。通常讲,手感体味到的准确是种直觉,逐渐,手感成了判断,也成了依赖,它和逻辑思维之后的主体意识迥然不同,因为那是在自然的过程中步入母题之下形成的路径。真正让我不舍的,是创作过程当中浑浊模糊的状态,拿不起放不下,可又长久地占据着内心。若要找出曾经的兴奋节点,也是给倒叙留下标识,因为有的时候选择性记忆就是用来享受的。 

104.jpg

绝地,布面油画 ,140 cm×366 cm,2019


105.jpg

实景,布面油画,140 cm×363 cm,2019


很佩服一个人能保持一个姿势地过自己的生活,比如怎样穿衣、怎样讲话都有定数一样。为一件事或某个人感动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如既往,这样的人做不成什么大事。感动少了惊奇,都融入生活的流水账里。一直以为紧张劳碌才是创作的源泉,生活和创作都能归类在有意义里,而大部分过的日子是看着它无能为力,创作才无从下笔,逃到不远处回头张望。我喜欢说给自己的话,声响传达出去就可以了,给自己的生活小贴士就是提醒一下那些被忽略的日子和被忽略的情绪。  

9年前我写了小段文字,大体的内容是,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但同时科学又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数年后,科学依然在进步,困惑依然有,艺术发展也没咋的,显然这不能怪科学的进步。当有人倡导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时,我总在想,非要把它们弄成一种关系吗?让科学进步感到拖累,艺术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吗?我们迫切地要把自己放到关系里,否则就好像丢了自己似的。科技总有落后的时候,而艺术落后就不能简单地下定义。生活中还有冲动,定是伴随了幸福,有冲动就会有挫败感,挫败的日子也是成就的日子,这就是平常的日子。 

                                20199月写于北京T3国际艺术区


 


106.jpg

袭人,布面油画,70 cm×202 cm ,2019


107.jpg

有物 ,布面油画,145 cm×366 cm,2019


108.jpg

只言,布面油画,20 cm×23 cm,2019


109.jpg

碎片,纸上油画 ,33 cm×33 cm,2019 





关于艺术家


110.jpg


陈淑霞 1963 年生于浙江温州,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淑霞的艺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原色”“虚实两境”“山水间”到“忘形——超然物外”这几个段落,以其敏感的表达和独特的视角,把个人情怀映衬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近期的新作,通过一系列看上去“空洞无物”的画面,陈淑霞似是有意告别昨日,试图走出一直以来形、色表达的规范,转而沉浸在没有期许的悬念之中,做着无“意义”的证明。




展览“边际”的主题更是将她一贯以来的思考,汇聚在从“物我”到“无我”的状态之中。陈淑霞似乎是在完成着一幅幅佚名的“中国画”,用无言的方式慢待重点,而将所思所想堆积在几近画外的边缘中。与现实的错落和意念的神往,构成了近期陈淑霞的创作思考。随着创作的逐渐展开,最能让观者感受到的是她所呈现出的欲念之状,这些神秘又充满遐思的系列作品,在一步步地将人们带入到她所营造的不存在的虚幻世界之中。

关于展览




“边·际:陈淑霞
策展人:冀少峰
废园:尹秀珍”
策展人:宋冬
 双个展




主办单位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

美仑美术馆

协办单位


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7日~2020年1月7日


开幕时间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上午10:30


展览地点

美仑美术馆


(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术出版社院内)


出品人


黄啸


展览统筹

熊英 陈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