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仑·视野| 传神——湖湘工笔画邀请展: 王炳炎专篇

2018/9/11

image.png

王 炳 炎

王炳炎(1951—),湖南长沙人。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导师,中国水墨画研究院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2004年作品《胜似亲人》被评为湖南十人中国画家当代优秀作品并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厅展出,该作品被国家教委编入全国小学第五册语言教材,并配有课文。


《胜似亲人》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银牌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黄金路》获全国首届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金奖;《新嫁娘》获全国第三届工笔画大展铜奖;《三月三》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潇湘女》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大展优秀奖;《山雨》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大展;《秋妹》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大展;《山雨》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吉日》获文化部举办的爱我中华大展铜奖;《怀念》96年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民族的拯救者》获“迎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作品大奖赛优秀奖。






妍 美 温 润   文 质 彬 彬

     ——论王炳炎的工笔人物画


文/孙克(节选)


画家王炳炎,在80年代以出色的创作在画坛崭露头角,显示其绘画才能,尤其可贵的是把生活的底蕴和人生的感悟,化为生动感人的画面形象的能力,在他的早期作品里已经显露出来。《胜似亲人》在北京展出很得好评,好在突出了人情和亲情,摆脱了多年来大讲“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残酷,回归了人性的和谐,这是题材的感染力,人物形象的处理也恰到好处,不仅画面上的老人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和亲热,而且少女的腼腆和肢体的表情,画家注意到、观察到了,画出来了。恰恰在这些点滴细节上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主题,无须标题地表现出来。一件作品距今20余年,今天看来仍有感人的魅力,十分难得。


成就一个好的艺术家,在首要的天份悟性之外,重要的是方向确定之后更要有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而这又是新时期以来青年画家们时常遇到的情况,急于求成难免躁动。90年代以来,王炳炎认定他的方向,沿着自己熟悉的道路,采撷生活里最美的花朵,奉献给他深爱的人民。用美好的语言,表现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物,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图画,陶冶人们的性灵,装点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这是时代赋予我辈的光彩重任。人生是美好的,青春是亮丽的,幸福和快乐是无处不在的,王炳炎画中人物有盛装的苗族少女,待嫁的新娘,哺乳的少妇,爱美簪花的女孩,总之,几乎都是生活在山野田园大自然里清纯、洁净而美丽女性的身影,画家展示给我们的是喧嚣尘世里的一泓凉露,荡涤视听和心灵的一曲清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讴歌,是王炳炎绘画艺术的基调。


王炳炎的画,不但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画题,更着意于人物内心情感和精神美质的表现,由于其生活体验积累的丰厚,故往往情胜于文,意在笔先,形成了他的工笔人物画优美而不失典雅、功利而不乏简约、实感而颇具写意特征、温厚儒雅文质彬彬的难得的艺术境界。从王炳炎的作品里,从他简略的人生轨迹的介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热爱生活、关爱生命、潜心艺术、甘于寂寞、在当下纷繁的时流中坚定前行的艺术家,一位有成就的成熟的艺术家,一位为我们提供许多启示的艺术家。


    

       

作 品 欣 赏





27.jpg


胜似亲人,纸本设色, 143cm×79cm,1984年


28.jpg


收割芦苇的女人,纸本设色,195cmx195cm,2014年

29.jpg


秋妹,纸本设色,200cm×140cm,2006年

30.jpg

潇湘女,绢本设色,130cm×154cm,1993年

31.jpg


东方少女,纸本设色,180cm×85cm,2015年


32.jpg






出品人 :  

学术主持李蒲星

艺术总监:陈荣义


主办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美仑美术馆 

 协办单位美仑艺术研究院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


开幕式: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半

展览时间:2018年7月28日—2018年9月14日

展览地点:美仑美术馆(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院内)





【免费观展须知】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地       址: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院内
  参观方式:观众凭本人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券入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