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仑·视野| 传神——湖湘工笔画邀请展: 彭本人专篇

2018/8/22

image.png

彭 本 人


彭本人(1945—),湖南桂阳人。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0年曾荣获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和美术创作。






追忆与寄托——彭本人绘画新作赏析





文/李淞(节选)


十多年前曾流行过的一个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这三个名词似乎恰好就是老彭多年来画中不变的主线。女人是老彭画中出现最多的主角,既有年轻貌美的村姑,也有历经沧桑的老妪,还有初涉人世的少女。所谓篱笆,指的是农村、大自然。所谓狗,其实是泛指,还包括农村常见的其它动物如鸡、马、牛、猫、羊、鸟、鹤等,都为老彭所钟爱。


他画笔下的女主角总是那么优美温柔、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甚至偶尔还有些性感或时髦——或许这正是他对记忆的某种修订。围绕女主角的永远是山间的小溪、清澈的山泉、朦胧的雾霭、四季盛开的鲜花、根深叶茂的绿树,以及唧唧咋咋的鸟群、威武的骏马、温顺的山羊、可爱的小猫、憨厚的水牛、忠诚的看家犬——几乎都是工业文明以前的视觉景象。儿时的美好生活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存在于他的心中,他呈现给我们了一个本真的、舒适而宜人的大自然,甚至还能从中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他的每一幅画都是尽心竭力之作,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有些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要用三、四年甚至更多时间,反复推敲修改。花了近5年时间的《秋天的旋律》可看作是他对童年美好时光的一个总的记忆,表现秋收后跟随母亲在田野放鸡的快乐与甜蜜心情。用了两年多时间的《人生三部曲——青春年华》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某些手法,在抒写自己对农家妇女人生命运感叹的同时,探索了新的大头像的形式,这种形式古人没有画过。《苗家节日》也是两年多才完成。在绘画的风格形式上,他也是兼收并蓄,采用多种方法。他年青时在师范学院兴趣广泛,除中国画外,对西方的油画尤其情有独钟,后来又在壁画、年画、连环画等领域都有实践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使得他在进行工笔画创作时能够做到不拘泥于传统。他在意绘画风格的前瞻性,认为传统绘画形式适应的是过去的风俗与习性,作为一个现代画家应有多种多样、适合现代生活的表现方法,作品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雾漫竹乡路》表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而《乡妹子进城》则一看便知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作品。他的作品以传统的钩线和色彩晕染为基调,但大都糅合了年画的构图和情调、油画的色彩与某种程度的光影调子、平面构成与版画的色块对比。他似乎喜欢精心设计的图案排列,如大面积的蓝印花布,大块排列成平行线的树枝树叶,遮天蔽日的麻线,大片的桃花,细密的竹篓,交错的树根,漫天飞舞的小鸟,苗家女头顶上繁密而沉重的银器饰物等等,他都画得极有耐心,以表达出自己对视觉重复所形成的韵律的独特感受。他将写实的造型与平面装饰方法结合起来,调动综合性的手段,营造出一种华丽精致、生机盎然、既有传统形式又符合现代趣味的视觉新境界。无庸讳言,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有更多的人喜欢。他的作品雅俗共赏,而又尤其侧重于大众审美心理。将皇后式的高贵与清新的纯朴集中在村姑般的少女形象上,赋予朴素以尊严、赋予平淡以华丽,赋予优美以厚重,赋予万物以灵气



 文章来源:撒马罕的金桃(豆瓣小组)


          

       




作 品 欣 赏


7.jpg


雾漫竹乡路,绢本设色,73cm×170cm,1984年


8.jpg

细语漫步绕青山,纸本设色,85cm×172cm, 1993年

9.jpg


苗家节日,纸本设色,120cm×160cm,1989年


10.jpg






出品人 :  

学术主持李蒲星

艺术总监:陈荣义


主办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美仑美术馆 

 协办单位美仑艺术研究院  湖南省工笔画学会


开幕式: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半

展览时间:2018年7月28日—2018年9月14日

展览地点:美仑美术馆(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院内)





【免费观展须知】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地       址: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院内
  参观方式:观众凭本人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券入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