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仑·展览 | 两年的等待,等一场艺术盛宴,美仑一直都在。

2017/12/15

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jpg

  冀少峰

出 品 人 

 策 划李小山

艺术总监:陈荣义

视觉总监: 

主办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美仑美术馆

协办单位: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71216日(星期六)上午1030

展览时间:20171216—2018115

展览地点:美仑美术馆(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院内)

 


 

 

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美仑美术馆承办,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协办,冀少峰策展的“李路明:出版·时间&方力钧手稿2012-2017双个展”将于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上午10点30分在美仑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将展出李路明30多年的出版历程文献及新作近20件,以及方力钧2012-2017年的手稿40余件作品。本次展览和“坏的又一天——姚益青、张宇飞、刘政昕三人展”作为第六届艺术长沙的平行展,将与艺术长沙同天开幕,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视觉盛宴。

在李路明和方力钧的作品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人情味,这是一个艺术家彰显其才华的同时,更重情义的表现。这些朋友、普通人经过他们的图像再创造,穿越时间与空间,交融在画布上。这些人,绝对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卓尔不凡,亦如李路明、方力钧一样坦荡、真诚且富有才情的人。

 

   


 

前 言   

 

李路明是一个颇具文化内省气质而又硕果累累的出版人,这构成了李路明个案研究的与众不同的品性。但近期的《时间TIME》系列,则是李路明的艺术视野及文化现实关怀的悄然递进与生成。当《TIME》封面上的伟人英雄逐渐消隐而去,代之而来的却是一个个身边既熟悉又熟知的朋友们。当朋友、普通人经李路明的图像再造,不仅成功登上《TIME》封面,其边缘底层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关怀,唤醒的则是一种开放平等的观念。而去掉技术与技巧,画出观念和态度,呈现真实的自己和立场,成为其表达路径的主旨。这些人像虽多是文化群体中的非主流,但他们绝对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良知与良心。他们既卓尔不凡,亦如李路明一样坦荡、真诚,而又有激情和才情……方力钧是一位有着真情、真实、真诚与真义的艺术家。他最离不开的就是朋友、友情,而朋友、友情也时刻印在他的心里。他以自我的真诚与宽容,开放、大气与从容,厚待他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因而其笔下水墨人像时时散发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和人间的亲情、友情与暖暖的温情,既洋溢着朴实生动自然,又时时显露着可亲与可敬。方力钧和图像中的他或她,在当代艺术的新征程中表现出的那种相濡以沫的默契与并肩默默地前行,实在是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精神内核。方力钧不仅游刃有余地在图像间书写游离,更深深地陶醉在书写朋友的图像间,亦深深享受着朋友的关爱和书写朋友的无尽乐趣,并在片段化的叙事中,揭示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纷繁思绪……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

 


 

    

 

9d8bf87793c849dfac7bfe781a7d5a0e.gif

李路明

 

       1957年生于湖南隆回,曾任《画家》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路明是中国当代艺术三十余年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他的艺术实践领域横跨当代艺术出版与艺术创作两个领域。他策划与主编出版了近300种关于当代艺术的书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对中国当代艺术都有着持续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艺术创作领域, 他2000年至今的作品建构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文革叙事,非常节制而内敛的使用着传统文化和历史现实的资源。
       本次李路明的个展着重在时间与类别上交叉梳理呈现了他与他的同志们共同完成的当代艺术出版项目,同时展出了他最新的两个绘画系列:《脸》与《时间》。而《时间》系列则以虚拟出版的方式呼应了其现实出版的成果。

 

 


 

 

李路明——一个由出版人向艺术人不断转变的探索者 

      

作为当代艺术30余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亲历者、书写者、记录者,创办了《画家》《当代艺术》等刊物,推出了《实验艺术丛书》与一系列有关中国当代艺术史类专著等重要出版物。李路明与他的朋友们共同开创了当代艺术出版的辉煌,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他们那一代,经历过“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社会政治运动,必然会构成李路明人生轨迹中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会发现,在他早期的艺术创作中,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生存的方式,“文革”时期的日常非典型图像,则唤起了那一代人共有的集体记忆。图像背后深藏其间的,是对青春岁月的流年忘返、歌颂和赞美,以及在都市化进程当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惑的审美表达。在这些图像体系的背后,是李路明有意识的建构自我的图像体系。在表达自我,彰显自我的同时,也不忘回应时代的问题。对于李路明来说,艺术就是天性的自我显现。他的记忆更多的是没有色彩的,因此我们能够从他的画中感受到那种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图像,模糊且带有不确定性的一种情感状态。他利用黑白灰的色彩维度去重构、力图保持这些记忆,但是记忆已经远去,无法复原,他复原的是对历史的一种感觉,而不是历史本身。这些作品却很好的表达了他与那个时代的关系。

但近期的《时间TIME》系列,则在视觉表达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审美维度的转向。当《TIME》封面上的伟人英雄逐渐消隐而去的时候,代之而来的却是一个个熟悉又熟知的朋友面孔。李路明更是直言不讳的谈到:“所谓的时代,根本就不存在,只有一分一秒的时间(TIME)才是真实的。只有身边的朋友,才是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他们的故事才是《TIME》的封面故事。群众,只有群众,才是《TIME》的主角”。很显然,李路明是站在一个国际视野中去思考,从地域文化的母体中走出,在面对全球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图像信息时代的普遍化冲击下,不断的进行探索,寻求回应这个新时代的视觉叙事路径。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e04e6175449e4bb589788ab43f86516d.gif

《两片羽毛》120cmx200cm 布上油彩 2017年

 

8fe277239b8d48b89511ad4d4488eee9.gif

“哈欠”之后的方》200cmx150cm 布上油彩 2017年

 

ae5c5369cb0b432494b43dc5d92c06a4.gif

《初生之脸》120cmx120cm 布上油彩│丙烯 2016年

 

cdb19f08dd4d4c0a941ebcd7ec7d246d.gif

《红领带的男人》120cmx150cm 布上油彩 2017年

 

63c4a3e4f94343fa967e7d2c801742f5.gif

《伊灵﹕中国一村之长》200cmx150cm 布上油彩│丙稀 2017年

 

 


 

 

c50d49d400ee4eebba362c818f0ba694.gif

方力钧

 

     方力钧1963年出生于中国河北邯郸,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进入圆明园艺术村,开始其职业艺术家生涯。现生活、创作于北京。

       方力钧至今已在东西方的重要美术馆举办过将40余次个展,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圣保利双年展等重要的活动;作品被纽约现代美术馆、蓬比杜国家艺术中心、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CP基金会、福冈亚洲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以及其他重要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因为艺术领域里的杰出影响力,方力钧被国内二十余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方力钧——在游动状态下进行艺术创作的开创者

 

人们为什么如此迷恋、喜爱方力钧,而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而然和由衷喜爱,答案自然会有很多种,但方力钧的一句话却是最恰当的答案,他说:“我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酒精”。由此就能看出,方力钧的人格魅力所在。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界重量级的人物,方力钧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感,真情、真义、大气、从容。他饱读诗书,勤于创作,不同时期,方力钧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艺术惊喜。熟悉方力钧的人都知道,他有多个工作室,他永远处在一种游动的状态。而在游动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停止的是对艺术的努力探究和原创力的追求。他开创性地开启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方式,即在游走中、变动中、交游中的艺术思考。他的手稿都有清晰的分类,比如“进行中”“未开始”“进行中的肖像(油画)”“进行中的风景”“进行中的肖像”“样片”“样本”……画里画外透露着的是自我对当代社会的深度体察和艺术人生的洞察性表达,更彰显出的是并非令人晕眩的超凡技艺,实则透露着的是方力钧一种难得的清醒和令人惊讶的自信。那种永远沉浸在工作状态中的激情与趣味,非亲历其间是不能体察和经验的。

当方力钧把一个个朋友搬到画布、纸上之时,朋友们的五官轮廓清晰,人物特征稍加辨析即一目了然,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立独行的品性,但又不和周围的人物相混合。倒着的、立着的、斜着的,生趣盎然,趣味无穷。看得出来,这些人物皆有着那种独立之品格,自由之精神,不随波逐流之辈。他们才情奔放,思想自由,可以游离到思想有多远,就能到达多远的境地。图像中的人物既相互凝视,又各自有独立的思考,但又都有着现实的生存状貌,或激愤或戏拟,或顽皮,或冷寂,或深沉……他们从繁杂的日常所精擅的领域和喧嚣的都市中,经方力钧的“搬”“请”“挪”“移”,得以在场域间,进行着谈不上交流的“交流”,孤独的图像虽看不出人的孤独,但头脑清醒的放逐却又扑面而来。他精心布局展演的是一群激情而又理性,友善而又关爱,严肃严谨中又夹带些丝丝的游戏精神,将朋友们的生存境遇表现得浪漫而有趣味,既不煽情,却绝对充斥着浓浓友情。难怪李津在看到笔者的水墨人物头像时,动情地感叹道:“从方力钧画你的神情就知道你们之间的感情”其笔下的人物肖像时时还散发着一种动人的魅力和动人的深邃,使阅读者透过其图像世界看到了他们的内心,看到了他们的情感,及他们的过往经历和沧桑,体察到了寂静的盛宴和喧嚣的孤独。在风雷激荡、波谲云诡的时代变奏中,在大数据、大时代宏伟叙事中,个体的存在,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个体命运存在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及背后存在的意义与人性的困惑,因而其笔下人像又时时散发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和人间的亲情、友情与暖暖的温情,既洋溢着朴实生动自然,又时时显露着可亲与可敬。方力钧和图像中的他或她,在当代艺术的新征程中表现出的那种相濡以沫的默契与并肩默默地前行,实在是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精神内核。

·弗·米勒曾说过:“给艺术的力量是融汇于大情感之中的平凡”。

如今的方力钧,虽然人人欣赏他、喜欢他,虽然手稿展示出了他惊人的自信,及人性内心深处的真,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阅读者还是能够觉察到人世间不仅仅有艺术,还有友情、亲情,但难以掩饰的还是有种丝丝的孤独之意。但在这些手稿背后,一个更为丰厚,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未来意识,需要以后慢慢展开研究方力钧的新路径才刚刚开始。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手稿所带来的那种亲切、自然、生动,不拘一格与不拘成法,真的是既令人感到新奇,又令人艳羡无比。

阅读这些手稿,也就阅读了方力钧,走近了方力钧,也就走近了这个时代。

因为方力钧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e39aa07aff80402c9cf610a4d9a498b9.gif

《2017.5.9》33.5cmx24.5cm 中国纸、中国墨 2017年

9e8ff43e21754fbc9f4c5a052b4819ee.gif 

《2015.6.6》215cmx150cm 中国纸、中国墨 2015年

 a42fda25c22f47f29cbd0533cf99c0b0.gif

《2015.12.28》71.5cmx71.5cm 中国纸、中国画颜色、中国墨 2015年

a63617803eab478d8764c1032406c879.gif 

《2015.9.11 三哥李津像》44.3cmx59.6cm 中国纸、中国墨 2015年

 

20cfdc87dd3d4096b374fa1637b540d2.gif

《2014-2016.7.5》131cmx67cm 中国纸、中国画颜色、中国墨 2016年

 

时代会过去,美好会留下。

 

 


 

 

edd9dead41934a04b834160aeb654f15.gif

 

   付晓东

    

  总  划:李小山

 艺术总监:陈荣义

 

主办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美仑美术馆

           协办单位: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71216日(星期六)上午1030

展览时间:20171216—2018115

  展览地点:美仑美术馆(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院内)

 

 


  

      

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美仑美术馆承办,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协办,付晓东策展的“坏的又一天——姚益青、张宇飞、刘政昕三人展”将于20171216(星期六)上午1030分在美仑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与“李路明:出版·时间&方力钧手稿2012-2017双个展作为第六届艺术长沙的平行展,将与艺术长沙同天开幕,让我们一起迎接第六届艺术长沙盛宴。

 

 


 

前 言

 

美国艺术批评者哈尔·福斯特在2015年出版的新作《坏的新时代》中就已预言,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已经进入“坏”和“丧”轮番值日的时代。他把整个艺术体制看成是一个压抑而有抵抗的主体,那些未被整合进整体脉络中的事件,会被选择性的重塑,这就是典型的创伤性事件。

近期的当代艺术界乌云密布,尽管艺术家早已说服自身,颠沛流离是艺术创作者的宿命,凭空落下的道道勒令拆迁搬离通知,还是结结实实砸中了本就焦虑不安,丧失安全感的内心。虽然平行时空的一端传来堪比艺术图腾的达芬奇名作《救世主》拍得4.5亿美元高价,似乎为人心惶惶的艺术界隔空打了一阵强心剂,但这就是画饼充饥的幻觉,ARTNET依然从1533位美国艺术家的调查数据中,报出四分之三的艺术家每年来自作品的收入少于一万美元,接近半数不超过五千。人人呼唤《救世主》,但是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回到本土语境,这里如同一片冰冷粘稠的黑色沼泽,光线尚未到达地面即刻被吞没。自从五彩斑斓奥运会裹挟的未来主义的泡沫崩裂之后,各种曾经金光灿烂的范式也相继失效。太阳照常升起,和昨天一样,混乱、无常和盲目,新的又一天再度开始。这是最坏的时代,任凭狄更斯乐观通达,恐怕都无法接下来脱口而出——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不过又是一个寻常的一天,依然在被资本主义欲望逻辑驱动中的虐和被虐之中煎熬和享受,依然没有救世主,艺术家是否就该抛弃艺术理想、停止探索性创作?还是我们能有别的选择?本次展览《坏的又一天》就聚焦三位逆境中成长的80后艺术家——姚益青、张宇飞和刘政昕。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皆以架上绘画这一相对经典的媒介作为首要创作手段,并基于各自亚文化趣味、后传统影响、时代综合审美背景,呈现了一个相互独立又声气相通的80后艺术家的切片。三位艺术家面对当下的艺术困境,运用各自擅长的语言结合长期关切的议题,谱写了一出层次分明、情境纠结的混声三部曲。

付晓东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e95c2f40108843bba3861cde57543e96.gif

姚益青

 

      1985年出生于湖南。200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居长沙。

 

 



      

本次展览中姚益青呈现的是全新作品《射虎行》,该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对于身体、语言、气韵的整合探索,集合了装置、绘画、声音等多重媒介,并以对观者开放的姿态提供时下最流行的“浸入式”观展体验。作品主体以多幅绘画构成,画面内容取自清代名著《日下旧闻考》中“国朝苑囿”章节描写清代的南苑景点,其中关键一句“乾隆三十六年御制射虎行,虎圈养虎林丞守,官家备物无不有”贯穿了展览主线。展厅中央放置的三个供观者进入的虎笼,则将平面拓展至空间,其中每个笼子都辅以展示绘画和声音的展架,整体形状为线条状的站立人型,三个虎笼中循环播放的声音分别为“射”、“虎”、“行”。而绘画则为艺术家反复朗诵单字,感受因发声带动身体内部震动、共鸣的区域与顺序,随后把画布比拟为身体,再描绘出来。除此以外,虎笼外部同步展出14张以同样方式生成的小画,分别取名为:《虎、圈、养、虎、林、丞、守、官、家、备、物、无、不、有》。艺术生成与场域相结合,既呈现了艺术品本身,又再现了艺术过程,增加了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

 

付晓东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82662e01dbb147469f7486dfea482d09.gif

《不》30cmx30cm 布面油彩 2017年

 5ece8849daa44d5c80dbb31f7f415fcc.gif

《物》30cmx30cm 布面油彩 2017年

5e77e4465f674fd1a1eab58f2e2c42f2.gif 

《守》30cmx30cm 布面油彩 2017年

 

 


 

 

20fd1064a4f84d4796b4c7e4801b2a42.gif

张宇飞


1985出生于北京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教育
2006-2010年 四川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
2011-2014年 四川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


个展
2015
矛盾寓言,应空间,北京


部分群展
2016

临界之思,陌上画廊,北京

图像池,今格艺术中心,北京

你好吗?,Salt Project,北京

2015
艺术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寺上美术馆,北京

2014 
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2014约翰莫尔绘画奖作品展,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

2013
自我生成——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实验与实践(1992—2012),苏州美术馆,苏州
“破图集——刘夏,张宇飞双个展”,凤凰艺都798空间,北京

2012
约翰·莫尔新绘画大奖赛,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

2011
“看望未来”文轩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展,文轩美术馆,成都

2010

“新视觉——局中戏”,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张宇飞的作品利用一种被训化的人的形象区解释“虐”的主题,并通过个体意识里的“施虐”、“受虐”、“被虐”的转换和并置来传达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在《执拗、小心眼,对世界充满爱》这幅作品中,骨架之上的肉体被转换成各种文字、符号、图像,将看似并无内在关联的图片并置在一起,继而产生新的意义,而后者的诠释则完全交给观者,这种提供开放式解读的创作逻辑,也十分符合当下解构一切的社会默认模式。就如艺术家个人所言:“如果可以用肉体去形容这一精神层面的感觉,我觉得最恰当的解释是,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很刺痒,我就会不停的去挠那个部位。那是一个爽的过程,破血后刺痒其实依然存在,而这种感觉甚至可以持续到结痂之后,我依然会为了防止伤口再次出血,用手掌不停的去拍打刺痒的部位……”肉体与个人意识在“虐”这一主题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希望因此引发我们对自我情感的关注与反思。

付晓东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035611a08cf64c4ab89d3b8f47f1c3ca.gif

《悲情鸡2(sad persons)》150cmx110cm 布面油画│棉麻布 2017年

 

2c774e93eb1047deb4d7843456ac1ffe.gif

 《吻(kiss)》 150cmx150cm 布面油画│丙烯│棉麻布 2015年

 

fc19bc0d8c5242089a41091b44f54374.gif

执拗,小心眼,对世界充满爱》57.5x38cmx11,54x39cm 综合材料  2017年

 


 

 

91e30d2ca3424d79a710b9511044f888.gif

刘政昕

 

1983年生于吉林省汪清县

2006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2009年就读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0-2013年学习创作于导师方力钧先生宋庄工作室劲草空间

现生活于北京

 

 


 

 

刘政昕近几年的绘画作品中已经逐步形成了颇具个人风格的意象,区别于年轻一代更为关注的城市风景,诸如山峦、松树、悬崖等自然景观是他的重点表现对象。艺术家将这种题材选择归结为对物体质感的迷恋,他通过这种对质感的刻画方式传达独特的私人情感,画面通常以较为写实的绘画方法进行创作。从刘政昕最近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类似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的浪漫主义痕迹,如烧焦的黑炭般被涂抹于画布上的颜料,运用写实手法精心描绘的扁平图像,却因高度写实而呈现出三维立体的雕塑感,于是表现对象的体积感被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出来。而用绘画手段呈现拼贴效果亦是刘政昕独自探索出的创作语言,他试图与观者展开一种视差游戏,远看放佛浮雕般突出二维画面的山峦,近看实则是运用透视技巧而描绘出的平面绘画。在这种矛盾和冲突感中,除了展现艺术家高超的写实技巧外,更体现了他对中西艺术创作范式的综合运用能力。

 

付晓东

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08cc44ae163b49a2adeb39cd4cd238c4.gif

《20168466》235x16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6566b217fdac4285aa423425f102c543.gif 

《20168429-1》180x14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cd9e1fab962440bfb26031bc1f9aeb72.gif

《201401-2》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这是我们的时代,坏的又一天又怎样?艺术精神不死,阳光依旧灿烂......

 

 

 

文章来源:

冀少峰:《李路明的意义》
冀少峰:《虚构的真实与真实的记忆——读方力钧手稿(2012~2017)》

付晓东:《坏的又一天》 
编辑和整理(张媛)